广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排行 > 内容

一壶一拓,陈佩秋题跋,从传世紫砂赏传统文化之美

时间:2024-06-25 23:06  来源:东方网  作者:宋元明清   阅读量:18767   

一壶一拓、一一对应,以“砂器墨影”为题的紫砂名壶全形拓题跋展近日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揭幕,这一展出形式,在国内尚属首次。

展览汇集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特藏馆——上海粲雅轩茶具文化艺术馆的精品馆藏,包括明清及近现代大师级别紫砂名壶24把,每一把紫砂名壶对应一幅名家拓墨题跋作品,每件均由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刘鸿罡精心拓制全形拓片,并由书画大师陈佩秋生前一一题跋,壶、拓、跋三者珠联璧合。

策展方、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馆长田青表示,此次展览与沪上收藏界、陈佩秋公益基金会携手举办,旨在传承非遗技艺,弘扬中华文明,不同形态、观念、技艺的作品并置,融合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表达,参观者不仅可以在现场领略大师匠心,还能真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中国古老文明的智慧。

上海粲雅轩茶具文化艺术馆馆长黄福弟介绍,此次展出的24把紫砂名壶中,有紫砂“四大家”之一时鹏之子——时大彬创作的竹节提梁壶。时大彬所制作品朴雅坚致,被世人誉为“明代良陶让一时”。此竹节提梁壶包浆盈润,式度敦朴,胎身调泥精炼,黄褐砂粒相间,壶嘴、提梁、壶盖皆以竹为饰,竹节疏朗俊挺,壶盖嵌入,盖面鼓起,壶钮六方镂空,环印如意云纹,腹身浑圆饱满,壶颈稍高,饰有数道浅弦纹,壶口以一圈竹节收束,颇得清趣。壶身刻草书“二月吴山草,三友居,大彬”,刀工恣纵,入泥三分。

传世罕见的“却月壶”也在展览中现身。此壶式在曼生壶中曰“却月壶”,半月形即“却月”,取自然景象为壶形,自励并告诫他人,处事谦虚谨慎,凡事留有余地。此清嘉庆云月山房泥绘却月壶,身似圆月,唯底部尚缺,收足凌空,两角点地,如穹横。在功能上置于平稳,而在形制上又切构思题意,三弯嘴,曲折上扬,把圈略耸而环,呼之对应,壶顶圆腰嵌盖,与整体融切。壶身一面压花“延年”瓦当文;另一面以堆泥手法绘饰,图现江山远眺,渔舟唱晚,倦鸟归巢,长亭相立之景,有明月初生之生动。“却月壶”仅见此样实物,十分珍贵。

展览中,还有一把被后世誉为“世博第一壶”的“掇球壶”。此壶为1915年程寿珍所制,因线条流畅、稳健丰润,荣获巴拿马国际赛会金奖,程寿珍也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紫砂艺人。此壶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紫壶锦艺术展”中展出。壶底钤阳文印:“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壶把手下有楷书“真记”印,壶盖和壶底内各印一方“寿珍”篆书印。

据黄福弟介绍,展览中的“一壶一拓”源自由来已久的“全形拓”技艺。由刘鸿罡精心拓制的全形拓片,细腻真切地反映了原紫砂器上的书画篆刻,且在渐变的斑驳处理中还原器物的立体形态,端正匀称,气度饱满。更为难得的是,这些紫砂名壶拓印作品均由陈佩秋“点墨题跋”,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视频|诺和诺德GLP-1RA国内获批!一周一次给药 2024-06-25 21:46
  • 6月25日,诺和诺德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公司研发生产的诺和盈reg;(用于长期体重
  • 创业买微卡不如看看实力出众的新长安星卡 2024-06-25 20:39
  • 大家都知道,其实现如今选择自主创业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新颖的想法和手段也让他们能很快地打破
  • 延安:“红”与“绿”交相辉映 2024-06-25 20:16
  • 延安是一座充满理想与力量的城市。在这里,革命先辈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在黄土高坡上谱写了一曲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