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排行 > 内容

甘肃临夏县:牛骨生“花”

时间:2025-06-07 22:50  来源:中新网甘肃  作者:兰心雪   阅读量:9624   

6月初,走进甘肃临丰骨艺科技文化有限公司“骨雕工坊”,来自辽宁的高级雕刻技师张志伟正在伏案雕琢一幅牛骨。在他的刻刀下,“蝈蝈白菜”摆件已初见雏形,白菜的褶皱、蝈蝈的触须皆纤毫毕现。

临夏县是甘肃省牛羊养殖大县,千家万户素有养殖牛羊的传统,牛羊骨资源丰富。骨雕不仅是老手艺,更是文化产业的“潜力股”。

骨雕技艺是指以牛、羊等动物的骨骼为原材料雕刻成工艺品的传统手工艺。这几年,随着牛羊产业在该县的蓬勃发展,骨雕作为牛羊产业链上的一环,也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骨雕艺术品更是受到大众的喜爱。

临夏县骨雕以牛骨羊骨等为原材料,采用精湛的雕刻技艺,借助现代数控加工工艺,主要研发生产,富有民族特色、代表临夏文化符号的伴手礼、骨瓷礼、家具装饰、乐器配件、文玩把件、生活器皿等骨雕系列产品,进一步补齐延伸临夏牛羊产业发展链条,全力打造骨雕文化产业新名片。

张志伟从事雕刻事业已经有20多年了,看好临夏县骨雕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他接受了公司的邀请,成为骨雕工作室的首席雕刻师。在他的带领下,骨雕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产业的活力,源于链条的完善。临夏县近四年持续投入扶持资金3.3亿元、金融贷款30.9亿元,扶持壮大牛羊养殖产业,着力打造了3个“万头牛”、4个“万只羊”乡镇,牛羊存栏分别达到13.25万头、39.6万只,带动2万多户居民户均增收5000多元。

与此同时,临夏县着力构建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牛羊全产业链条,临夏骨雕产业由此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临丰骨艺与周边养殖场合作建立骨材回收体系,“骨雕工坊”可年产各类骨产品2万多件,年创产值1600多万元,解决就业50余人。

如今,骨雕产业正从民间“小作坊”成长为文化“大产业”,代表临夏文化符号的骨雕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赠送亲朋好友得佳品。今年5月,临夏县骨雕艺术品受邀参展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非遗专家驻足欣赏。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推动财经教育与AI深度融合匡时财经教育大模型在沪发 2025-06-07 21:59
  • 在7日举办的上海财经大学匡时财经教育大模型发布会暨数智新财经论坛上,“匡时财经教育大模型”
  • 武汉种业博览会开幕科技赋能农业数智发展 2025-06-07 21:17
  • 开幕式7日在武汉市农科院北部园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农业领域的权威专家、知名学者、种业领军企
  • 花花探店:“碗最便宜,却日日捧在手心” 2025-06-07 20:31
  • 初夏的永康路上,法国梧桐筛碎的光斑落在晾衣绳末梢,咖啡香拐过石库门的腰线,与二楼阿婆煨百合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