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八个月的实践探索,敦煌医共体已实现从组织架构搭建到全面高效运行的跨越式发展,敦煌市总医院通过创新实施"一办八中心"管理架构和"六统一"运行模式,成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城乡居民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多中心协同发力释放医改惠民红利
敦煌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通过建立"一办八中心"协同运行机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医共体各专业中心通过标准化管理、创新支付方式、统一药械保障等举措,形成了强大的改革合力,让城乡居民切实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健康红利。
医护质控下沉实现服务同质化:医共体医护调度中心创新开展"高年资医师下沉"行动,组织专家团队赴郭家堡、三危等分院开展医疗质量督查。通过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确保城乡居民享受同质化医疗服务。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减轻群众负担:医保管理中心在省内率先实现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全覆盖,将全市15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DIP支付体系。通过制定科学的基金二次分配方案,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既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又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药械统一配送破解基层难题:药械管理中心推行"四统一"管理模式,累计向基层配送价值90万元的医疗设备和耗材。其中,为中医分院配备4台血液透析仪,向转渠口分院调拨急救药品和4080件医用耗材,彻底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缺医少药"的难题。
公卫医防融合筑牢健康防线:公共卫生与医防融合中心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完成发热病例会诊3次、疫情会商3次,实现传染病疫情零漏报。同时组织健康宣教团队走进机关、学校,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便民服务升级改善就医体验: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推出电子挂号、报告打印等便民服务,累计服务群众1.8万余人次。体检中心完成健康体检3021人次,提供个性化报告解读2960人次,通过精准健康指导,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
敦煌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多中心协同运行机制的建立,医共体不仅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格局。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医共体改革,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创新突破:三大亮点引领基层医疗变革
“家门口的分娩”成为现实:2025年6月,敦煌市总医院转渠口分院在总院产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全程护航下,成功接生首个医共体“宝宝”。产妇家属段林山感慨:“乡医院接生省去了往返市区的奔波,费用节省近半!”这一案例生动诠释了医共体“资源下沉到一线、技术支撑到床头”的服务理念,标志着基层分院妇产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胸痛救治“快速通道”守护生命:阳关分院依托医共体资源,配备120急救车、除颤仪等设备,并制定标准化救治流程。总院专家通过4场专题培训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已成功上转2例胸痛患者,构建起“院前急救-基层处置-上级转诊”的高效协同网络,急性胸痛诊疗准确率显著提升。
远程医疗打破地域限制:医共体远程会诊平台累计完成19例疑难病例会诊,其中为需转诊至酒泉市医院的患者申请4例,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无缝衔接。既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费用,又确保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及时性,还促进了总院与分院之间医生的专业交流与学习,提升了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
通过八个月的快速高效发展,已初步实现“头疼脑热不出村、小病不出乡、常见病多发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率提高6%,乡镇分院上转率同期提高39.2%,酒泉域内上转率增高9.8%。
下一步,敦煌市将进一步完善医共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和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共用。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