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排行 > 内容

固态电池新突破新能源车续航有望超过1000公里

时间:2025-10-17 01:00  来源:中新网  作者:肖鸥   阅读量:18800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顶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这是怎么做到的?我们来一探究竟。

要理解这一突破,得先搞懂固态电池为什么还没有广泛走向市场?电池充放电全靠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跑”。可以说,锂离子是电池中的“外卖小哥”,负责把电子从电池正极送到负极,固体电解质就是它们“送外卖”的“高速公路”。常用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却软得像橡皮泥。这两种材料贴合时,就像把橡皮泥粘在陶瓷板上,界面处坑坑洼洼,这样难走的路,很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

如今,我国多个科研团队纷纷出手,三大关键技术突破让“陶瓷板”和“橡皮泥”实现严丝合缝,有望解决固-固界面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

第一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的科研团队开发的“特殊胶水”——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碘离子像“交通警察”,顺着电场跑到电极和电解质的接口处。主动吸引通行的锂离子过来,像流沙一样,哪里有小缝隙、小孔洞,就自动流过去填满。通过一番缝缝补补,电极和电解质能自己贴得严严实实,从而突破了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的最大瓶颈。

-->

第二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柔性变身术”。科学家用聚合材料给电解质打造了一副“骨架”,让电池像升级版保鲜膜一样抗拉耐拽。弯折2万次、拧成麻花状都完好无损,完全不怕日常形变。同时,在柔性骨架中加入一些“化学小零件”,它们有的能让锂离子跑得更快,有的能额外“抓”住更多锂离子,直接让电池储电能力提升86%。

第三是清华大学的“氟力加固”。科研团队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氟的“耐高压本事”极强,电极表面的“氟化物保护壳”,能够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这项技术在满电状态下经过针刺测试、120℃高温箱测试都不会爆炸,可以确保安全与续航“双在线”。

未来已来,固态电池的硬核技术突破,正在把新能源出行的“未来”变成“现实”。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2025年新粤商特训营收官:以全链条服务积极引入多 2025-10-16 22:26
  • 10月14日,由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办,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深交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承办的
  • 002370,3连板!A股这一超级赛道,集体爆发! 2025-10-16 20:56
  • 今日早盘,A股小幅震荡上扬,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均微幅飘红。盘面上,保险
  • 爆了!超2000亿元“抢筹” 2025-10-16 20:12
  • 两只公募REITs合计“抢筹”超2000亿元 作为年度最热单品之一,公募REITs再现千
  • 打通关键节点中国粮食运输迈入“高效联运”
  • 汉鑫科技等成立具身智能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
  • “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展览15日在
  • 多家氟化工龙头前三季度业绩大幅预喜制冷剂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冷试成功
  • 证监会: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
  • 第二批“8+1”联动创新区浮出上海更大范
  • 以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创新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