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排行 > 内容

海外华媒走进甘肃阿克塞体验哈萨克族文化魅力

时间:2025-10-19 10:30  来源:中新网甘肃  作者:夏冰   阅读量:6783   

跟随“中新观陇·酒泉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活动的脚步,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14日至15日走进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深度探访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壮丽自然风光,感受这片土地上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机与活力。

14日上午,采访团首站抵达阿克塞哈萨克族民族博物馆。这座建筑面积达4238平方米的展馆,以1700余件文物和标本,系统展示了哈萨克族的历史迁徙、民俗风情以及当地的自然生态。从远古的三趾马化石到精美的民族服饰,从记录游牧生活的传统器具到象征民族团结的巨型花毡,媒体代表们在静默的文物与生动的场景中,读取着草原文明的千年密码。

“博物馆不仅收藏历史,更致力于让文化‘活’起来。”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说,那张由非遗传承人精心绣制的毛毡,五十六只和平鸽图案寓意深刻,成为馆内最动人的展品之一。

随后,媒体团走进阿克塞哈萨克民族文化体验中心。这里不仅是非遗项目的展示窗口,更是沉浸式互动体验的空间。六位非遗传承人常驻于此,现场展示刺绣、毡房搭建、奶制品制作等技艺。海外华媒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尝试了飞针走线绣制传统纹样,品尝酸甜的酸奶疙瘩,在互动中触摸哈萨克族的文化基因。

“这种沉浸式体验太棒了,让抽象的文化变得可感可触。”新西兰佳讯传媒总经理张书豪表示,亲手参与的过程让他对哈萨克族人民的智慧与审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4日下午,采访团深入多坝沟胡杨峡进行拍摄。时值金秋,峡谷内绵延7公里的胡杨林披上金装,与周边的沙漠、湿地、奇峰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天然画卷。媒体代表们的镜头捕捉着胡杨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姿态,记录下这片历经二十年生态治理后焕发新生的绿色奇迹。

“胡杨‘生而千年不死’的精神,与这里各族人民坚韧不拔的品格非常契合。”德国欧洲新侨网副总编辑郭纪鹏感慨,这片土地不仅风景壮美,更蕴含着激励人心的力量。

15日上午,采访团的行程聚焦于因电影《九层妖塔》而声名大噪的博罗转井影视基地。漫步在这座废弃的老县城,斑驳的墙体、复古的标语、充满奇幻色彩的影视道具,与背后雄浑的阿尔金山、雅丹地貌交织,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从昔日的“戈壁小香港”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和4A级景区,博罗转井的“蝶变”给媒体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里像一座露天的、充满故事的美术馆。”澳门商报新媒体编辑中心主任洪小雅表示,“这种将历史遗迹、自然风貌与影视文化创新结合的模式,极具传播价值,我们将通过新媒体平台,让澳门的青年一代也能感受到这份独特的魅力。”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广州气温即将骤降至“1字头”!何时能领“秋季体验卡 2025-10-19 10:00
  • 尽管已踏入10月中旬,但我国南方地区仍可见34~36℃的高温天气。这种“秋老虎”天气,有望
  • 黄子韬近30日涨粉超10万 2025-10-19 09:00
  • 10月15日,黄子韬与徐艺洋公开多组婚纱照,引发热议。 第三方数据显示,黄子韬视频平台近
  • 中国核心CPI同比涨幅近19个月来首次回到1% 2025-10-19 08:12
  • 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9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
    广告